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3日讯(肖蓓、张青、李成)近段时间,疫情似战情,警报一直响,声声催人奋进。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围绕口罩这个稀缺资源,发生着一些小故事。中方县纪委监委驻县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组长陈洪波,自1月25日以来一直在疫情防控督导的路上奔走,感受着督导路上关于“口罩”的故事。 “四只口罩”,让人泪目 疫情防控战役初始阶段,监督督查工作一直处在战斗一线,每天看到、了解到基层一线防控人员口罩奇缺。 “现在口罩这么紧缺,我们组每天坚持节约一只,看到谁最需要,就送给他。”1月29日,陈洪波的提议,得到同行的几名督查组同志一致赞同。 每天节约一只,就意味着一只口罩得戴上两天,陈洪波率先做到。 2月3日,督导组来到泸阳镇下坪村卫生室。 “我们村有22个居家隔离户,我都按要求每天早晚二次上门询问情况、测量体温,没有间断过。”该村村医言语不多,透着质朴。 督导组欲抽查2户居家隔离措施落实情况,村医一同前往。出发前,才发现村医的口罩松松垮垮,不时用手去拉扯一下。 “为何不换个新的口罩?” “哪有口罩,市场没卖的,这只还是政府前几天发的,好多村民也没有。”村医沉默一下,解释道。 督查组同志赶紧把这几天节约下来的四只口罩送给了他。 “谢谢。”村医接过口罩,言辞仍然不多。那一刻,有泪光在眼中闪现,气氛有点凝重。 自制口罩,让人感动 2月5日,督导组来到泸阳镇聂家村村。 “怎么会有这样的口罩?” 在这里,督查组同志发现少数村民戴着一款“不一样”的口罩。材质很普通、做工也粗糙、形状挺奇特,里面是一层白色医用纱布,外面是绿色防水布,一看就是“假口罩”。出于职业的敏感,督导组同志决定一探究竟。 原来,前几日该村有老人过世。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家属听从镇村干部的劝阻,同意丧事简办,但相关亲属在一起,终究还得有口罩。为解决这一难题,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商定,想办法到市场上买了医用纱布和防尘布,组织村里会裁缝的党员和妇女,连日赶工自制了一批口罩,经过消毒处理后,自制口罩顺利出炉,解了燃眉之急。后来,遇到有事需在外走动的村民,也就送上几个。 “这是非常时期采取的特殊办法,有总比没有强。”该村村支书说。 “为了村民的健康和安全,工作队和村干部还真是煞费苦心。”返程路上,督导组同志感叹。 免费口罩,让人欣喜 近日,伴随着各行各业人员返程复工,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县委县政府动员各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到县城各社区、各小区,开展志愿岗服务活动,扎紧疫情防控的“口袋”。 2月12日上午,陈洪波所带督导组在县城公交公司小区看到,县审计局的党员志愿者正在小区门口值守,遇到没有口罩的业主,都会很热心地上前送上一只。旁边的桌子上,摆放着几盒还未折封的口罩。 围绕县城各小区一路督导过来,欣喜发现很多单位的党员志愿者都在为包保的责任小区进出业主发放免费口罩。 “尽管疫情防控工作还在有序进行,但是,口罩不会有故事了。”陈洪波与同车的同志再次聊起口罩话题,大家会心一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2154.html |